当前位置: 首页 > 中医药 > 中医药快讯 > 中国医药报 > 正文
编号:10630005
曾经低价徘徊 如今牛市先锋——2005年生地黄价格走势分析
http://www.100md.com 2005年5月26日 《中国医药报》2005.05.26
     1990年以来,只有1997~1998年的生地黄价格达到8元(混等货,千克价,下同)左右,其他年度生地黄的基本价徘徊在4元上下。2003年产新之后,生地黄价格出现波动,尤其是2004年6月,其市场价格平均增长速度为15%,现在的市价多为16元~18元。9xn, http://www.100md.com

    对于该品的走势,业内人士观点各不相同:观点一,市场存量不大,大都可以随市场消化,预计2005年产新前,该品还会稳中有升;观点二,春节前后价格平稳,获利者纷纷出货,估计笃谧呤破轿然蚵杂邢禄1收呷衔鼗破芬?br>产地歉收,需求加大,市场消化良好,近期价格仍有上扬空间。9xn, http://www.100md.com

    ■产地集中 扩种受限9xn, http://www.100md.com

    生地黄产地最早主要分布在河南的武陟、温县,现以山西、陕西、河北、河南四地为主产区。近年来,山西临汾、侯马、运城三地的年产量都超过全国正常年产量的60%,成为全国生地黄最大的主产区;河南温县在黄河滩地上仅有少量种植;另两个产区的生地黄产量几乎为零。此外,由于受土壤结构、地理位置、气候温差、加工和购销成本等因素的制约,生地黄在全国很难再形成新的产区,仅山东定陶、成武、曹县和江苏沛县等地有少量种植。9xn, http://www.100md.com

    ■面积减少 种苗缺乏9xn, http://www.100md.com

    生地黄的轮作种植周期为10年~15年,漫长的轮种周期使得可种植面积逐年减少。2003年,生地黄的全国种植面积比2002年减少50%左右,在地面积约660公顷;2004年的全国种植面积约1,100公顷,其中河南约280公顷,山西约670公顷,河北约67公顷,山东约33公顷,陕西约33公顷,甘肃约33公顷,亳州约67公顷。综合全国各产地情况,虽然2004年生地黄的全国种植面积大于2003年,但由于出苗不好,总量与2003年基本持平。9xn, http://www.100md.com

    受气候的影响,2003年夏季的生地黄种苗出苗率仅为10%~15%,产量不及正常年景的50%。2004年的形势依旧不容乐观,出苗率仅为20%~50%,最好的仅达到60%~70%。全国范围内的种苗缺乏,严重制约了生地黄的生产发展。9xn, http://www.100md.com

    ■产量降低 库存减少9xn, http://www.100md.com

    2003年,全国生地黄总产量降至历史最低点,不足6,000吨。2004年受气候影响,减产50%,亩产干货仅300千克,全国商品生地黄总产量约为6,000吨,其中,河南产新1,300吨,山西产新3,000吨,河北邯郸、安国,山东菏泽、陕西渭南、甘肃共计产新750吨。

    2003年全国生地黄库存量约8,000吨,其中河南约1,500吨,山西为3,000吨,安国、亳州1,000吨,成都500吨,其他地区约1,000吨;2004年全国生地黄库存约3,000吨,其中山西约1,200吨,河南约700吨,亳州不超过500吨,安国仅有300吨,成都200吨,玉林150吨,其他市场货源也非常稀缺。kk4/l, 百拇医药

    ■需求增加 走势顺畅kk4/l, 百拇医药

    生地黄是大宗药材品种之一,市场用药量仅居甘草之后。据统计,共有80余个中成药以生地黄主要原料,常用的如六味地黄丸、地黄名目丸、知柏地黄丸、消渴丸、三九胃泰、乌鸡白凤丸、汇仁肾宝、消糖丸等。近几年来,随着地黄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更加深入,方剂中地黄使用频率明显增多,且多居主位;另外,市场上还研究开发出含地黄的清凉滋补饮料啤酒、地黄精、地黄茶、地黄罐头和用鲜地黄腌制的十香地黄菜等保健食品;而以鲜生地为主原料的多种保健品的生产,更加大了市场对生地黄的需求。kk4/l, 百拇医药

    目前,全国生地黄的年销量约在20,000吨左右,每月用量1,700吨,其中亳州400吨~500吨,成都300吨~400吨,安国200吨~300吨,广州300吨~500吨,廉桥100吨~200吨,玉林150吨~200吨,西安50吨~100吨,禹州50吨~100吨,三棵树20吨~30吨。据统计,目前全国库存最多时达到3,000吨,2005年的总需求应在25,000吨左右,供需缺口在10,000吨以上。kk4/l, 百拇医药

    同时,生地黄还是我国重要的出口药材之一,韩国,香港、日本、越南和马来西亚等主要出口地区的需求量近年来稳中有升。据统计,2002年生地黄出口总量约为4,000吨,2003年出口量达到5,200吨。kk4/l, 百拇医药

    生地黄为家种药材,低价徘徊多年,至2003年上半年,其市价仍徘徊在4元左右。2003年下半年,“非典”的暴发铀倭松鼗频目獯嫦谐∮昧考俺?br>口量俱增,加之气候异常,产量税减,促使该品种产不足需,供求矛盾突显,当地农户及商家更是囤货居奇,致使其价格稳步上涨,混等货市价升至6元以上。2004年6月中旬以来,在大部分中药材价格下滑的情况下,生地黄价格异军突起,在全国各大药市走势顺畅,价格节节攀升。2005年春节前后,混等货产地成交价多为15元~17元,市场成交价多在16元~18元之间,部分药市达到20元,与2004年同期相比,价格涨幅超过了100%。kk4/l, 百拇医药

    笔者认为,生地黄因多年价低,库存显薄,2003年旱情和2004年寡种致使产地歉收,供求缺口拉大。虽然目前价格攀升到近十年的最高位,但自产新以来,走销顺畅,产地陈货售空且新货供量不足,部分药市已呈有价无市之态,预计该品价格后势仍有上扬空间。kk4/l, 百拇医药

    文/张倪kk4/l, 百拇医药

    附表:2000年~2004年生地黄年产量和产新时的库存量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年份 年产量(吨) 产新时库存量(吨)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2000年15,000 20,0002001年18,000 15,0002002年12,000 10,0002003年6,000 8,0002004年6,000~8,0003,000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(张倪 )